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度科普绩效自评报告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2024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临朐县中医院的资源优势,按照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要求,着力提高科普教育基地的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把基地建成一个普及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阵地,并有序开展各项科普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知识化、大众化。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基地资金投入。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负责制的领导机构,设立了基地建设专项经费,列入医院年度经费预算,以确保科普教育基地工作有序开展。
强化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组建了一支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队伍,开展了各类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培养组建了50余人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队伍,深入到农村、厂矿、学校、机关、社区等基层单位,利用中医药宣传周、宣传日,进行科普讲座、义诊咨询、健身演示、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
多措并举,推动研学实践教育蓬勃发展。将科普工作列入2024年度工作计划,并制定科普工作制度、制定具有激励和支持科普的政策。与山东中医药大学、潍坊市护理职业学院、烟台理工大学等高校、机关、院所、企业结成教育实践基地,拓宽学生研学视野。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和竞赛选拔活动,积极辐射带动周边学校以及对口帮扶的乡镇卫生院开展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基层民众对中医的认可度。
守正创新,构建科普新局面。6月1日,第二届“沂山论健•中医药与大健康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在临朐召开,临朐县中医药博物馆作为此次大会的分会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卫健委领导到访我院,对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8月23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关于第五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的公告》,临朐县中医药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成为本批唯一晋级的中医药博物馆;12月27日,第七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大会在北京召开,临朐县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专题展在大会上独家展出并做专题学术报告。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临朐县中医药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对外开放天数365天,2024年散客日接待量约1050人,年接待量不少于84000人。博物馆在本地及省内外已有一定的影响,已接待全国各地100余家中医医院和社会团体来参观交流。2024年共举办活动30次,参与人次30000余人。
博物馆建筑面积3600余平方米,集中医药文化馆、中草药活体标本种植体验馆、院史馆、国医启蒙馆、名医堂、百草堂、清水书斋、名老中医工作室等于一体,各自独立又相互桥接。馆内设施齐全,设有展品陈列区、观众休息区、患者候诊区、专家诊室、中药茶饮室、教学与学术研究室、导诊台、藏品库、书库、行政办公室、中医适宜技术研究室、中药炮制基地体验区、活体标本种植体验区、多媒体展示等。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2024年博物馆积极开展中医药科普活动,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9次,共计参与人数14620人:与烟台理工大学联合开展传承千年智慧·守护群众健康活动1次,参与人次40人;与潍坊职业学院联合开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全国科普日活动1次,参与人次50人;第九期国医启蒙班活动,参与人次100人;万象有道·大美无极吕中元油画作品展1次,参与人次1000人;小药师体验活动1次,参与人次50人;与临朐县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共同开展走进中医药博物馆捐赠书画作品暨笔会活动1次,参与人次300人;与中国人寿联合开展书香国寿·笔墨传情活动1次,参与人次80人;喝扶阳茶活动1次,参与人次4000人;6月被“沂山论健•中医药与大健康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指定为中医药文化主题展馆,参与人次9000人。
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等“走出去”科普活动21次,共计参与人数20100人:与临朐县实验幼儿园联合开展童心绘中医·健康伴成长图书捐赠活动1次,参与人次100人;与临朐县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健康促进行动进校园活动2次,参与人次2000人;与西坦社区、南关社区、兴隆社区开展健康促进行动进社区活动3次,参与人次3000人;与五井镇天井村、城关街道狮子口村、五井镇黄谷村等开展健康促进行动进乡村活动15次,参与人次15000人。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在全国科普日举办活动2次,与潍坊职业学院联合开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全国科普日活动,参与人数50人;在龙韵文化城开展急救知识科普活动,参与人数1000人。
在全国中医药文化服务月举办活动1次,与烟台理工大学联合开展传承千年智慧·守护群众健康活动,参与人次40人。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在做好展品收藏、文化交流和科学普及的基础上,利用自身优势,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与潍坊、临朐融媒体中心,县电台,临朐报社等多家媒体合作,通过自主运营的5个新媒体平台:网站(http://www.linquzhongyi.com/about/museum/)、VR展示(https://view.vra.cn/#/panoview/81358)、抖音(临朐县中医院)、微信视频号(骈邑中医)、微信公众号(骈邑中医)等形式不断更新宣传内容,2024年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数量100余条,总阅读量达200000次。出版《临朐县中医院院报》,每月一期,免费向市民发放。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临朐县中医药博物馆现有科普志愿者50名,并且定期与临朐县博物馆合作开展志愿者培训,每年达90学时,增强科普服务能力。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临朐县中医药博物馆设有专项经费,占临朐县中医院年度总经费固定比例1%(200万),及时投入,确保博物馆各类展品的采购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临朐县中医药博物馆现有专职工作人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并且建有一支兼职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队伍50人。
二、特色工作
博物馆体系完备、特色鲜明,集观赏、科研、科普教育和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开办中国通史讲座、中医养生大讲堂、青年医护骨干学术沙龙、国医启蒙教育等系列活动,在加大对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的同时,增进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和认同,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及在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特色科普品牌名称:中医药文化
三、问题不足
1、资金投入不足,基地发展后劲不够。
2、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3、科普教育创新能力不强。习惯于开展宣讲式、观看式活动,多媒体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科普活动开展不多。
四、工作建议
1、建立多元化科普经费投入,建立长效建设机制,加大对科普教育基地的奖补力度。
2、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制度约束,促进科普教育基地良性发展。
3、加强引导,加大宣传。充分利用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开展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科普教育基地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临朐县中医药博物馆
2025年1月3日